在跨境电商全球化的浪潮中,拉美市场因其庞大的消费潜力与未饱和的竞争环境,成为众多卖家眼中的“蓝海”。然而,作为拉美重要经济体的厄瓜多尔,其物流政策与基础设施的特殊性,却让许多卖家在发货时面临重重挑战。
一、政策难点:关税、清关与合规的三重考验
1. 关税政策波动性大
2025年6月,厄瓜多尔突然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包裹加征固定关税,每件20美元起,无论商品价值高低。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了依赖低价策略的中小卖家。例如,深圳某3C配件卖家在政策实施后,因客户拒付关税导致订单拒收率飙升,利润空间被压缩。此外,厄瓜多尔对跨境电商实施“阶梯式关税”,单票价值200美元以下商品关税税率为12%,但超过部分需按更高税率缴纳,进一步增加了成本计算的复杂性。
2. 清关流程复杂且低效
厄瓜多尔海关要求商品必须提供完整的清关资料,包括税号、原产地证明、HS编码等。若资料缺失或错误,货物可能被扣押或退回。更棘手的是,当地海关人员腐败问题频发,某物流公司曾因未支付“加急费”导致一批电子产品滞留港口45天,错过销售旺季。此外,厄瓜多尔街道命名混乱、GPS定位覆盖率不足60%,导致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失败率高达15%,退件成本占订单金额的20%以上。
3. 合规风险高
厄瓜多尔政府为保护本地零售商,通过税收政策限制低价商品涌入。例如,2025年厄瓜多尔加入CPTPP后,虽对跨境电商实施“50美元以下包裹免征增值税”政策,但卖家仍需自行注册税号并缴税,否则可能面临双重征税风险。此外,敏感货(如带电产品、化妆品)的运输需特殊资质,若未通过合规审查,货物可能被销毁。
不过尽管物流政策存在挑战,但厄瓜多尔市场的结构性增长动能不容忽视。2024年厄瓜多尔电商市场规模突破42亿美元,年增速达28%,关税优势上,单票价值200美元以下商品关税税率仅12%,显著低于传统贸易渠道;政府推出“数字自由贸易区”计划,对入驻企业提供前三年所得税减免、VAT退税等扶持政策TEMU Y2模式与出口易专线的协同破局
同时,近期TEMU Y2模式上线了厄瓜多尔站,带来无限机遇;Y2商品被打标为“长时效运输半托商品”,享受半托管模式的搜索和推荐流量加权。
出口易推出厄瓜多尔直发专线,支持TEMU Y2模式发货,自营清关服务覆盖厄瓜多尔全境,卖家无需自行处理复杂清关流程,自营配送渠道BFE Express,系统实时更新货物动态,卖家可随时掌握物流信息,提升运营管理效率。
发货到厄瓜多尔的物流难题,本质是基础设施滞后与消费需求爆发之间的矛盾。然而,TEMU Y2模式与出口易专线的实践表明,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,完全可能打破地理与政策的双重壁垒。对于卖家而言,选择具备全链路服务能力的合作伙伴,深度参与本地化运营,将是抓住厄瓜多尔增长红利的关键。当物流不再成为掣肘,这片蓝海市场的潜力将真正释放。